跳到主要內容區
:::
:::

中心簡介

緣起:
為了建立世界一流的航空太空科技研究水準,培養一流的航空太空科技專業人才,以及建立獨立自主的航太科技,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研究所於民國75年3月接受由海內外專家及顧問教授組成之評議會議所作之建議,決定籌建一大型航空太空有關實驗設備,並獲得教育部,國防基金會及國科會之支持後,成立航空太空實驗場籌建委員會;民國76年,選購距國立成功大學14公里之歸仁鄉,佔地22公頃之台糖土地作為中華民國發展航空太空科技研發工作之基地,隨即請益鼎工程公司進行廠區的工程規劃,民國77年12月實驗場開始動土興工,實驗場籌建開始跨出成功的一大步。

籌建委員會主要在規劃時現場設施與毗鄰環境的配合及籌建未來的實驗室,並聘請田納西大學羅景芳博士及賓州州立大學郭冠雲博士是所領導的顧問群;在航空太空研究所具有特殊專長之教授們的集體努力下,配合顧問的指導,共同完成一極具特色之穿音速風洞及燃燒實驗室規劃,由美國FluiDyne公司承包建造;另外低速風洞、水洞、實驗支援工廠、光電實驗室、建構材料實驗室、導航控制實驗室、雙推進劑實驗室等則由航太所教授自行規劃籌建,預計民國81年將有初步的規劃,即開始加入航空太空科技之研發之工作。場區內另有综合大樓、宿舍、餐廳及運動休閒設施等,提供未來從事航空太空工程研究人員的完整工作環境。

專業實驗設備:空氣動力實驗室

【穿音速風洞】
試驗區截面:06x06m
馬赫術範圍:0.2至1.4
有效運作時間:30sec
雷諾數 :2.0x10
*提供飛具穿音速空氣動力數據
*可擴充至穿音速測試範圍

【低速風洞】
試驗區截面:1.8mx1.2m
速度範圍:6m/s至60m/s
操作方式:連續運轉,伺服回饋控制
*提供飛具低速空氣動力數據
*提供汽車、火車、建築物與環保等應用之研究發展